从2018年记录完“人体课”上发生的事情那一刻起,我就觉得应该需要一种方式,对这些已经发生了的或者即将发生的普通事情有一个交代。这些年里,很多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但我希望一些小事可以被认真地捡起来。另外,出版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天感觉像是从淤积了很久的泥里出来了。






这本书的内容没有关于某种统一的东西的说明和梳理,都是一些普通的事情。
其中有些事情记载于它们发生的当时当刻,有些事情需要参考一些久远的历史内容以作为补充,更有一些是结合别人和我自己的多重时间经验,所以这些内容读起来多少有些混乱。
我觉得这种混乱感就如一张河网,有无序、混乱、回流,有自然或人工。这张河网可被我们眺望、可被一些事情阻断、可积蓄一些东西,但这张河网大致是流向一个方向的。
尽力投身于混乱中,也可以算是我最近的工作。



“我曾经在厕所里看到过一个人体,用蓝色的圆珠笔画在蹲坑的白色木门上。这是一个女人体,基本位置就在门的下方,高度和男人蹲下后抬手的位置差不多。人体的四周是一个个用烟头烫出来的黑色焦点,很密集,唯独空出了人体的位置。自此之后,我再没看到过更好的人体了。”



“如果有一个东西代表着死亡,那应该是一个圆,或者是我家楼下的那一座环岛。”


设计说明
/王子豪
本书从初始与艺术家金亚楠沟通,中间历经内容更替(去图、去文),反复打磨,设计历时三年。
河流是自西向东蔓延的,图形从西端出发,向东、北、南破出画面。书籍封面的转折来映衬金亚楠表达河网的无序、混乱、回流,反面的河网从开窗位置流淌出他这几年表达的“普通事情”。从混乱中剥离出普通性。
为了从视觉上阐述金亚楠通过文字简单的方式对这些曾经发生过的普通事情做个交代,设计上极致克制,去除了设计过程中繁琐的文字版式。全书单色银,结合部分图形凹版,来呈现一种冷静的“普通”。为保证书籍的“流淌”,纸张尽可能选择柔软,正反两面不同的质感也是在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在发生更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