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开发莫干山的外国人在山上建立了第一座公用泳池。而今,莫干山下的每一个民宿都拥有一座私家泳池。
你若有机会再去往山上的泳池,那里无人可寻。绿藻水反射着天空,锈水管匍匐着白眼黑背虾,它们啃食着自愿伸入泳池里的每一只手。百年过去了,山上的灰尘沉底化作淤泥,成为藻的养料。山下民宿的老板在池里倒入消毒剂,等待着下一批客人。
这些泳池构成了莫干山的近代人工水系,也成为莫干山时间的一种象征。
金亚楠


莫干山历史公共泳池的重生
山景游泳池对现代建筑而言是非常奢侈的条件,需要合适的地理、水源和地形条件缺一不可。带风景的游泳池不仅是景观营造,更具历史意义。1921年出版的《莫干山指南》便记载了莫干山这一公共泳池的历史和水源传说。与现今的私家泳池不同,那是一个共享空间。
公共游泳池记载于书中“银铃山”这一章节中,书中写道(此处稍作翻译):”银铃山,相传为吴王之墓所在,有宝藏焉。山左右多溪,水至山左,相汇而成瀑布。水势如同从高处斜泻而下,汹涌澎湃,水沫飞溅。远望之,宛如一匹白练垂悬。从铁路饭店的凉亭中望去,清晰可见,盖因瀑布就在其下。若欲近观瀑布,可沿山石而下,或绕行东边小径。浴池中常有欧美男女徜徉其中。每逢休息日,池水必更换清水,且禁止游泳。浴池位于网球场南侧,教堂路西北处。” 金亚楠的驻地作品《1㎡泳池》精准把握了这一历史脉络,并将其与莫干山当代休闲产业和水系研究相连。作品分为三个部分:山上泳池的艺术干预——《百年泳池》、山下的装置作品——《1㎡泳池》,以及纪念作品的散播与反馈——《一平方米泳池》。
百年泳池
公共艺术干预

1㎡泳池
聚酯泡沫、镀锌钢、A4抛光黄铜板
100cm×100cm×89cm

在这一历史公共泳池的溯源调研过程中,有一段最难忘的经历:炎热天气登山时,衣服被汗水浸透,眼看就要中暑,我们却在泳池附近发现了一处山泉水。当清凉的泉水拂面的刹那,身心与彼时的时空共振。
我想在香港或新加坡,人们对一平方米的价值会更加敏感。在2024年房价波动的背景下,城市房价和人们的资产随时代变迁而起伏,而金亚楠的这一平方米反而显得颇为浪漫。他在第三部分的观念中说:”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平米泳池,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和任何人。”这有点德·塞尔托式的日常生活策略。后来我的建筑师朋友卓群跟我说,对建筑师而言,一平方米的标准尺度感在设计中至关重要。金亚楠不仅从莫干山建设历史时空中提取这一泳池面积的度量单位,同时也在思考莫干山当代度假经济中此类休闲设施的分布情况及人均可享空间。
游泳池源于沐浴文化,这一点可以追溯到罗马热浴场,而更早则是天然的沐浴池塘。现代泳池通常依靠消毒剂来维持水质,但莫干山这座废弃的历史公共泳池却呈现出一种天然池塘的古朴风貌,池中繁衍着绿藻和各种年代难考的淡水生物。金亚楠为其安装了全新的不锈钢泳池扶手,这一艺术干预既富有幽默感,又唤起了一场怪异的多物种在时间养料中”共浴”的想象,在两个泳池作品部分之间构建了一条相连无形的”捷径”。
门婕聪